墨江苦蕎粑粑 記憶深處的鄉愁
來源:墨江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:劉麗慧 2022年04月21日 17:13
在云南普洱墨江縣,哈尼族一直都有種植苦蕎和制作苦蕎粑粑的傳統?嗍w常被制成苦蕎酒、苦蕎面及苦蕎粑粑,其中苦蕎粑粑是墨江龍壩當地的一道傳統美食,也是一代人的童年記憶。

在墨江縣龍壩鎮勐里村,村民李金婼正在制作苦蕎粑粑。加水、攪拌、揉捻,盆里的面粉變成光滑圓潤、富有彈性的面團。

李金婼制作苦蕎粑粑的間隙,家里其他人也不閑著,從自家放養的蜂箱中取出金黃飽滿的蜂巢。晶瑩剔透的蜂蜜是苦蕎粑粑的“最佳拍檔”。
村頭翠綠的芭蕉葉則是裝放苦蕎粑粑最好的“餐具”。將芭蕉葉撕扯成合適的大小,放在火上燎幾下,讓芭蕉葉變軟,更容易與面團貼合。揪一小份面團,揉成球狀,在洗凈的芭蕉葉上按壓成面餅。

鐵鍋在柴火上燒熱,將苦蕎面餅連著芭蕉葉一同放入鍋內,輕輕按壓,使面餅的每一個角落都平整地貼在鍋壁上。取下芭蕉葉后快速翻面,每一面的烤制時間都要控制在半分鐘以內,以免面餅燒焦。反復翻烤幾次后,苦蕎粑粑由白色變成焦褐色,滿屋清香。趁熱嘗一口,苦甜爽口,回味無窮。

帶著清香味的苦蕎粑粑一上桌就受到了大家的喜愛。單吃苦蕎粑粑,能感受到苦蕎微苦的味道以及富有嚼勁的口感。蘸著蜂蜜吃,則苦蕎的清香配上蜂蜜的甜香將充斥整個口腔,老人、小孩都沉浸在這種苦中帶甜的美妙滋味當中。
(作者:吳江梅 李曉丹 趙治杰 王羅丹)